帶過寶寶的人都知道,很多時候,寶寶哭得氣喘吁吁的,我們大人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在以前的年代,會有各種各樣的神鬼傳說,具體是啥就不說了,聽着怪嚇人。不過以如今的眼光來審視,很多時候都由這兩種問題之一引起的:腸絞痛和腸疊套。什麼是腸絞痛?如何緩解?
有些小嬰兒會出現突然性大聲哭叫,可持續幾小時,也可陣發性發作。哭時嬰兒腸絞痛、面部漸紅、口周蒼白,腹部脹而緊張,雙腿向上蜷起,雙足發涼,雙手緊握,抱哄餵奶都不能緩解,而最終以哭得力竭、排氣或排便而停止,這種現象通常稱為嬰兒腸絞痛。這是由於嬰兒腸壁平滑肌陣陣強烈收縮或腸脹氣引起的疼痛,是小兒急性腹痛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常發生在夜間,多半發生在3個月以內的嬰兒,並多見於易激動、興奮煩躁不安的嬰兒。(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很多寶寶半夜會哭着不睡覺的原因之一,大人覺得孩子鬧,其實孩子是真的不舒服)寶寶腸絞痛的發病原因至今還沒有一個肯定的說法,但是肯定跟寶寶腸胃消化功能有關。
不少媽媽也認為母乳是最利於寶寶腸道發育,母乳餵養的寶寶相對而言不易腸絞痛。另外,母乳餵養的方式不正確更會引起寶寶腸絞痛。母乳餵養不當 寶寶或腸絞痛一般從嬰兒出生後3周開始,3-4個月後逐漸改善。
腸絞痛一旦發作,特徵為寶寶常會有反覆發生的腹痛及哭鬧,症狀在白天時會比較好,但傍晚或晚上時,就會有間隔不定的突然嚎啕大哭,而且會連續哭鬧三、四個鐘頭,不論做什麼努力,都很難讓他安靜下來。母乳餵養腸絞痛中,有許多是餵養方式不當引起的:1頻換兩邊乳房餵奶母親在餵奶時,母乳的成份會不斷地起變化。嬰兒的吸吮,使乳房內奶水分泌逐漸增加脂肪。如果在嬰兒還未吸盡一邊奶,母親就轉換另一邊奶,嬰兒所能吸到的脂肪比較低,吸取的熱量不足,寶寶很快就會覺得餓,母親則需要多餵幾餐。
而太多的奶水,會使嬰兒嘔吐。含脂肪量過低的奶水裏,會有過量的糖份,而寶寶的肚子不能一下子消化這些突如其來的糖份,他感到不舒服、哭鬧、打嗝、吐泡、脾氣暴躁、排泄綠色的水份等腸絞痛症狀。2餵奶場地不適合公開場合餵奶不方便,周圍都有些討厭的眼睛。環境所逼,媽媽只能餵幾分鐘奶,應付肚子餓的寶寶。
請注意:嬰兒通常能在乳房上消磨兩小時。如果環境允許,媽媽應儘量餵到寶寶停止吸吮為止。但如果不方便時,媽媽在餵了應急奶之後,應按摩着乳房,保持奶水擁有充足的脂肪,以便在餵下一餐時(用同一邊奶),使寶寶可以吸到高脂肪的奶水。3不當餵奶的反應當嬰兒在短時間內吸入太多奶水時,會覺得不舒服,不耐煩。
而這些反應常常被誤認為正常的嬰兒腸絞痛。通常嬰兒會撒嬌,過了幾分鐘,嬰孩會開始咳嗽、嗆喉、掙扎、拒絕吃奶。母親的奶水會流出來,嬰孩又會回到乳頭上吃奶,這樣寶寶又會吸到更多令他不舒服的奶水。奶水流量不穩,太快或太慢,都更加令嬰孩感到煩躁。
有些嬰孩甚至因此而拒絕母乳。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又應該怎樣緩解寶寶腸絞痛症狀呢?母乳餵養的寶寶腸絞痛由餵養方式和乳汁過敏引起的,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媽媽們要從這兩方面做好。
1餵養時間:餵養應該在嬰兒感到飢餓之前。不要為了延遲餵奶時間,而先餵水給嬰兒。一個吃母乳的嬰兒,即使在很熱的天氣里,也不需要喝水。如果嬰兒太餓,他會對乳房很不客氣的,因而造成其它的不良反應。
當嬰兒表示出任何飢餓的信號,母親應立即餵奶。儘量製造安穩的環境給嬰孩吃奶,儘量在餵奶時,避開吵雜的聲音和過猛的光線。2餵養姿勢:躺在床上哺乳是一個較好的辦法。當母親仰躺時,奶水的流量就會比較緩慢,這樣嬰兒可以慢慢吃奶,直到他吃到足夠的營養。
3餵養量:餵奶前,最好先擠出約30ml的母乳以確保寶寶能遲到最優質的母乳。其次要控制奶量,奶水流量太快或太慢,都會導致嬰兒不舒服,不耐煩。如果你發現嬰兒因奶水流量太慢,你可用手幫他擠一下。4保證吸收足夠的脂肪:儘可能嘗試用一邊乳房餵奶,直到餵飽寶寶。
一般來講,每邊乳房可連續餵兩三次奶,嬰兒才能吸到足夠的脂肪。如果母親覺得另一邊未餵奶的乳房太漲,可以擠出來。讓寶寶練習吮吸:若嬰兒含不穩奶頭,或者不會含奶頭,他便吸不到適量的奶,以上諸多問題都會發生。遇到這個問題時,有兩種錯施。
一是母親將奶水擠出,灌入奶瓶內,餵給嬰兒吃;二是在嬰兒不吃奶的時候,給嬰兒咬一個人造奶嘴,讓嬰兒平時多點練習吃奶。5注意母親飲食:一般來講,母親所吸收的牛奶蛋白質,是對嬰兒有利的。但如果母親本身對這種牛奶蛋白質會引起過敏跟免疫反應的話,寶寶也有可能會出現相似反應,如濕疹,腹瀉等,所以,母親在飲食方面該多留一點「心眼」。6安撫腸絞痛的寶寶當腸絞痛發作的時候,寶寶長時間的哭鬧不僅讓媽媽們感到煩躁,更可能引起寶寶呼吸道、腸胃等功能疾病。
所以,除了要在平時做好預防工作外,安撫受腸絞痛「折磨」的寶寶也是很有必要的。7腹部按摩法。把你的孩子的前臂放在腹側,同時將寶寶的頭用你的手掌托起,輕輕按壓寶寶的前臂到腹部。
用溫暖的按摩油倒在你的手中,並與您扁平的手指揉寶寶的腹部做圓周運動,按摩從左向右畫「U」形,幫寶寶做舒服的按摩。8餵奶更慢更頻繁。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配方奶粉,給寶寶餵食太多,太快,會增加過多的乳糖擊穿腸道氣體,寶寶小肚子容易受不了。所以,這個時候媽媽要餵寶寶平時一半的食物,需要多於平時兩倍的時間才好。
9彎曲寶寶身軀。在寶寶絞痛來襲時,要將寶寶面朝上躺在你的腿上,他們雙腿指向你,把他們的頭靠在你的膝蓋上。輕輕按摩他們的腿,類似於騎自行車運動,同時做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面部表情,來轉移他們疼痛的記憶。10溫水敷小肚子。
將一瓶溫水(不燙手)用布尿布捲起來在寶寶的肚子來迴轉動下。為了進一步放鬆寶寶緊張的肚子,可以放在寶寶胃的邊緣晃來晃去,而他的腿以揉她背放在一個墊子上。腸套疊又是什麼問題?作為最危險的嬰幼兒急症之一,腸套疊往往來勢洶洶,如果不能及時發現,會造成嚴重後果!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相鄰的另一段腸腔內,導致腸內的東西通過受阻。發生腸套疊的腸管類似鋼筆插在鋼筆套內的狀態。急性腸套疊是嬰幼兒最危險也是最常見的急腹症。如果不及時送醫院就診,會使腸管壞死,必須手術治療,甚至導致寶寶死亡。
關於腸套疊,這些事一定要知道:易發年齡:2個月~2歲急性腸套疊的高發年齡在2個月~2歲之間。而且,相比較而言,胖嘟嘟的寶寶更受腸套疊的青睞。關鍵時間:48小時內如果在發病48小時內寶寶沒有脫水錶現,肚子不脹,醫生會用氣灌腸療法使腸管復位,成功率可達95%以上。而如果套疊的時間超過48小時,寶寶排出了鮮紅色的大便,腹脹嚴重,說明腸管已經缺血、壞死,需要手術治療。
越早發現,越早到醫院治療,寶寶受的痛苦越小。就診科室:外科急診懷疑寶寶是腸套疊,就診時直接去掛外科急診,而不要去消化科或普通外科挂號。因為腸套疊是急症,掛外科急診能夠爭取時間,儘快處理,減少寶寶的痛苦和疾病進一步發展。早期表現:腹痛、嘔吐、便血有一些表現,是寶寶患腸套疊的典型症狀。
腹痛、哭鬧——肚子疼是腸套疊最早表現出來的症狀,但是因為寶寶小,無法用語言表達,所以會出現陣發性的哭鬧,疼痛劇烈時還會縮住雙腿,或手抓腹部位置,臉色發白,額頭出冷汗。嘔吐——寶寶在哭鬧時還可能伴有嘔吐,一般這種情況出現在寶寶喝完奶後。腹部有包塊——在寶寶右邊的腹部可以摸到包塊。便血——在腸套疊發生的8~12個小時後,寶寶會出現便血的情況,大便多是暗紅色的,像果醬一樣,這種情況說明腸管的黏膜已經處於壞死的邊緣了。
便秘——腸套疊有可能將寶寶的腸子堵住,從而發生便秘。所以,寶寶肚子疼又沒有大便,就要提高警惕了。腸套疊的病因:腸套疊的病因至今尚不明了。目前得到公認的病因是:任何促進腸道異常蠕動的因素都可能誘發腸套疊。
嬰幼兒的消化道發育尚不成熟,消化功能較差,如果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會使腸道負荷更重,誘發腸蠕動紊亂,從而導致腸套疊。診斷急性腸套疊的方法:B超檢查是最佳的也是首選的檢查手段,B超對腸套疊的診斷正確率幾乎可達100%,而且無創,可反覆檢查。腸套疊是2歲以下寶寶常見病,但我們都不確定會不會發生在自己寶寶身上,因此做為媽媽,多了解一點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