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音樂無分國界地域,那管中港矛盾早成香港深層次社會問題,但這個中港組合,卻是合作無間。4個90後演藝學院畢業生,成立樂團「告士打道弦樂四重奏」,先後前往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及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演出,矢志以母校所在地為起點,藉音符將港樂帶進世界各地。「希望多啲人認識呢類演奏形式,尤其喜歡音樂嘅學生,唔係得加入大型管弦樂團或者獨奏」。
來自北京但早融入香港生活的樂團第一小提琴手鄭陽說。 記者:呂麗嬋四重奏的音樂演奏形式,在亞洲不算普及,但連碩士講座演奏會都以四重奏為主題的鄭陽,就說是寶。「相對管弦樂團,玩弦樂四重奏嘅樂手因為人數少,組合容易,但要求嘅技巧及默契更高」。
4歲已學小提琴的他,在演藝學院以一級榮譽畢業,多次代表院校出外比賽,他直言四重奏的音樂形式變化多端,每次演出,音樂重點可放在不同樂手身上,加之沒有現場指揮,講求高度專注及默契,樂手之間更易擦出火花。「都說唔嗌交嘅婚姻,一定唔係真實婚姻,我哋4個人都會嗌交,通常都係有關演繹首歌嘅方法,但大家目標一致,嗌完好快無事」。離鄉別井到港學音樂的鄭陽,指四人成長背景各異,聯絡出外演出時反而可互補長短,各有主場。「喺香港嘅演出,主要我負責,開拓國內市場,佢哋比較熟;如果去歐洲,就共同負責」。
25歲的蔡書麟,是樂團內的中提琴手,也是唯一香港代表,他表示音樂無分國界地域,是彼此的共同語言。來自武漢的徐婷,是四人組的唯一女將,也是樂團的大提琴手,踩着高踭鞋四處闖,有時也得男隊友幫忙抬大提琴,貴為樂團財務大臣的小妮子,說很享受四個人的演出。至於來自江西的魏寧一,則說喜歡香港的國際文化視野,希望能與不同朋友交流,在音樂上更上層樓。「我哋好似一間四人公司,每次出外演出,由聯絡主辦單位、訂酒店到租車都要一手包辦,雖然辛苦,但都係難能可貴嘅經驗」。
鄭陽說。所謂「四重奏」,是古典音樂的其中一種演奏形式,早於18世紀中後已出現,通常是2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因成績優異獲借用百年古董提琴的四人組雄心萬仗,四子異口同聲謂,希望讓古典音樂下凡,故成立以來一直積極參與社區演奏,包括巡迴本地學校及老人院;又努力爭取海外演出機會。過去一年,先後走訪不同大學及音樂學院,包括倫敦皇家音樂學院、西迪恩學院及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等。
本文來源:http://hk.apple.nextmedia.
com/realtime/news/20170304/5638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