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遠以前讀過這樣兩句話:得者我幸。失者我命。聖雅各之路行來,不同速度前進,路上碰面,甚至入住同一個宿舍同一房間多過兩次,肯定前生同修。
身邊聽到好些故事,套用上面金句兩則,效果反轉:得者不幸。失者命運。C沒約D,從法國境比利牛斯山腰St Jean
Pied de Port起步,頭一天爬千多二千米山路過西班牙境,高原反應不會立即殺到,絕大部分人沒高山行走訓練(行路超過兩小時港人亦不多),爬至高處還飄雪,繼而大雪,趕到另一邊山腰,入住Roncesvalles由古老寬宏修道院改建行者宿舍時近黃昏,地上已鋪上厚厚鵝毛雪,D一貫中產,平素什麼都批評,嫌這嫌那,入住四十人房間共住碌架床,幾乎要他的命;還要與人共用廁所與浴間?轉酒店……C說:請便,如果找到另一個住處,煩請通知!
山區第一站,轉住處,請前行五公里下一村子。D無奈與此起彼落鼾聲雷動共睡一夜,次天整張臉一個表情:想死!C未曾邀請老同學同行,原意獨自走進天大地大好好思考前途與未能公開的情感問題。D好勝,老同學從來想做什麼,定必自動埋位耍一份,沒想過800公里,走路三十天,穿越好幾個著名高的山區是什麼一回事。
平常從皇后大道中去Soho區,為怕山路也立即跳上的士代步,如今前面山路相等中環半山的路程五百至一千倍,為好勝欲哭無淚!每天太陽甫出即起步,前頭二十分鐘D一貫勇猛,見人過人,再下來如非將香港是非從頭洗版,或埋怨山路難行,下雨天尤甚,呻得樹葉落。C沒好氣理會,路上人行Pace各異,且行且快且慢盡不同,只好離D遠一些,他快自己慢,他慢自己快,至日盡宿舍碰頭,盡量將距離拉遠。走了四天至王后橋鎮,傾盆大雨(夾在地中海與大西洋,西班牙北部是雨水充裕區,春秋尤甚),有室友提議乘巴士越區,不少遇腳傷需時休養又或身體不得着濕着寒者都會選這條折衷辦法。
C跟D說,快乘車去,下一站見。自己也非慕道教徒,沒必要重複聖人腳印走遍每一步,行,只為求證一些人生疑問,與人同行耳邊不斷嗡的是非細語將原意打破,一直盤算如何打發同學,就慫恿必辛苦行路乘車一站一站向前去,免同路之苦。(明續) 本文來源:http://hk.
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supplement/20170515/5669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