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習近平來香港的時候,被警方極度誇張的過度保護:到處擺滿比人高的水馬,以及像不用錢似的大量警力,將整個海旁封鎖。這樣誇張的行為,立即令人聯想到電影《表姐你好嘢》第3集「大人駕到」裏的橋段。
在那二十年前的電影裏,講的也是一個共產黨大人物訪港,任公安的表姐又奉命來香港安排保護大人物的事宜。而合作和衝突的對象,是由黃秋生飾演的香港政治部督察。在討論場地佈置時,基本上每到任何一處開放的地方,公安方面都會要求安排大量守衛人員,放到密不透風,避免風險。香港警察對此先是覺得突兀,但卻慢慢理解對方的要求,結果就出現了這場面:公安一準備開口要求,警察就打斷說「我知,這裏佈滿人吧,那裏又佈滿人吧,還有這邊全部都是人吧?
」之後公安就滿意了。當然,警察的語氣是帶點諷刺的。今次習總來港,讓我們在現實看到完全相同的東西,我們自然會對張堅庭的電影預言了二十年後的未來感到有趣。《表姐你好嘢》系列,其實一直的展示了中港在理念與文化的衝突,特別是警察與公安。
它反映兩地行政系統理念的不同,至少是在九七年之前的警察與公安的不同。警察與公安的分別在哪?就是取捨。對於一個執法人員來說,他們一方面有上級給予的任務,他們也有自身價值觀給予的原則自製。
在平時,兩者的確可以沒有衝突,但是在執行一些不合理、困難的任務時,很可能就要再兩者之間取捨。也就是,維持原則就無法完成任務會被上級責備,執行任務就要破壞一些原則。舉個例子。面對市民,是否要使用暴力?
除非心理變態,否則正常的執法人員,不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對市民使用暴力。但是如果上司施壓,要求你一定要把市民對政府的抗爭鎮壓下來,甚至暗示你可以使用各種暴力的手段,例如使用警棍、毆打或恐嚇市民,甚至把市民關在警車拉下幕簾進行虐待時,那麼任務與原則,就會產生衝突。讓上級滿意就失去原則,堅持原則就無法把事情解決。那時候,就要取捨。
而一個公安會選擇的,是任務。在這電影中,公安一向都代表不擇手段。對他們而言,執法人員執行上級的命令,有何不對?所以他們會強行搜查,用暴力迫供、恐嚇,或者像守護大人物一樣,不負責任的濫用人力資源。
他們會強調這是上級的命令,不滿就找上級說;他們是被命令的人,只要徹底執行命令,做的事情就是對的。公安認為自己是英雄,值得擁有權力和武力去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對他們而言,被執法的對象,根本不是需要被保護的市民,而是罪犯--他們根本沒有「未被法庭審判之前,是無罪推定」的觀念。至於電影裏的香港警察,有一句對白就說完了:「公安甚麼都可以做,香港警察就甚麼都不能做」,也像之前有高級警務人員被問及,香港警察何時可以打人,他答「香港警察沒有任何情況下可以打人」。
香港警察雖然也要執行命令,但命令不是絕對的,權力所受的制約才是絕對的,警察能做的事情,其實比起一般市民還要少。這是因為他們是身受公職的公務人員,他的一切都源自公共資源。如果命令要導致破壞原則,身為一個警察再怎樣受壓,也會堅持守護市民的原則。香港警察永遠會記得,未被法庭審判之前,所有對象都只是「市民」,而必須當成自己所保護的對象去尊重。
但是,這終究也只是電影前的世界、九七前的世界,去到今天我們的警察還是這樣想嗎?還是早已經接受了公安的一套,與公安合作無間呢?這也只能由大家的眼睛看清楚了。甚至說,如果讀者你就是警察,你要問自己,你到底比較傾向哪一套?
【九龍霸王電影彈】專欄逢週二於壹週Plus連載作者簡介:鄭立,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史與公眾史學碩士,政治評論家、專欄作者、遊戲開發者,曾任中學數學教師,其遊戲代表作包括《民國無雙》及《光輝歲月》等。本文來源:http://nextplus.nextmedia.com/news/latest/20170704/52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