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環保網訊:致全省環境保護稅納稅人的公開信
尊敬的全省環境保護稅納稅人:
你們好!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境保護稅法》)。根據稅法授權,2017年11月30日,雲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通過了《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環境保護稅雲南省適用稅額和應稅汙染物項目數的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環境保護稅法》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製”、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是推進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重要內容。環境保護稅以排汙費製度為基礎進行稅製設計,實現收費向征稅製度的平穩轉換。目前,我省正在有序推進環境保護稅開征的準備工作,得到了廣大納稅人的積極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為保障廣大納稅人的權益,現向納稅人介紹環境保護稅的主要政策,讓我們同心協力,確保《環境保護稅法》在我省順利實施。
一、 開征環境保護稅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的攻堅戰。將現行收取的環境保護費改為環境保護稅,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開征環境保護稅的意義:一是有利於解決排汙費製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幹預等問題。二是有利於提高納稅人環保意識和遵從度,強化企業治汙減排的責任。三是有利於構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綠色稅製體係,強化稅收調控作用,形成有效的約束激勵機製,提高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四是通過“清費立稅”,有利於規範政府分配秩序,優化財政收入結構,強化預算約束。
二、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汙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稅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汙染物,不繳納相應汙染物的環境保護稅。一是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汙水、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汙染物的;二是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
三、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
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為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環境保護稅稅目依據稅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執行。
四、環境保護稅的計稅依據
應稅汙染物的計稅依據:一是應稅大氣汙染物按照汙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汙染當量數確定;二是應稅水汙染物按照汙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汙染當量數確定;三是應稅固體廢物按照固體廢物的排放量確定;四是應稅噪聲按照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確定。
五、環境保護稅的稅率
環境保護稅的稅率依據稅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執行。環境保護稅以現行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排汙費標準作為稅額下限,以最低稅額標準的10倍作為稅額上限,即大氣汙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汙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汙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汙染當量1.4元至14元。應稅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的具體適用稅額的確定和調整,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規定的稅額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固體廢物按不同種類,稅額標準為每噸5元至1000元;噪聲按超標分貝數,稅額標準為每月350元至11200元。
根據雲南省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雲南省應稅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環境保護稅適用稅額為:2018年1月至12月,大氣汙染物每汙染當量1.2元;水汙染物每汙染當量1.4元。2019年1月起,大氣汙染物每汙染當量2.8元;水汙染物每汙染當量3.5元。
我省分步實施稅額標準,有利於引導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完善汙染防治設施,淘汰落後產能,鼓勵達標減排,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也有利於費改稅的平穩過渡,從2019年起實施新的稅額標準,表明我省堅持綠色發展的決心,凸顯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發展定位。
六、環境保護稅的排放口計稅方法
稅法所稱的排放口是指納稅人向環境排放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的管道、溝渠和場所。從兩個以上排放口排放汙染物的,對每一排放口排放的應稅汙染物分別計算征收環境保護稅。每一排放口或者沒有排放口的應稅大氣汙染物,按照汙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前三項汙染物征收環境保護稅。每一排放口的應稅水汙染物,按照稅法所附《應稅汙染物和當量值表》,區分第一類水汙染物和其他類水汙染物,按照汙染當量數從大到小排序,對第一類水汙染物按照前五項征收環境保護稅,對其他類水汙染物按照前三項征收環境保護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汙染物減排的特殊需要,可以增加同一排放口征收環境保護稅的應稅汙染物項目數,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目前,雲南省同一排放口應稅汙染物項目數不作增加。
七、環境保護稅的應納稅額
環境保護稅應納稅額按照下列方法計算:應稅大氣汙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汙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應稅水汙染物的應納稅額為汙染當量數乘以具體適用稅額;應稅固體廢物的應納稅額為固體廢物排放量乘以具體適用稅額;應稅噪聲的應納稅額為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分貝數對應的具體適用稅額。
八、環境保護稅的優惠政策
稅法規定了5項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的情形:一是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汙染物的;二是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汙染源排放應稅汙染物的;三是依法設立的城鄉汙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汙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四是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五是國務院批準免稅的其他情形。
稅法規定了2項減稅的情形:一是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汙染物或者水汙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汙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境保護稅。二是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汙染物或者水汙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汙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境保護稅。
九、環境保護稅的征管模式
環境保護費改稅後,征收部門由環保部門改為地方稅務機關,但企業汙染物排放量監測計算專業性較強,實際稅收征管工作離不開環保部門的配合,為保障稅收征管工作順利開展,稅法規定,地方稅務機關依法征收管理,環保部門依法負責對汙染物監測管理。環保部門和地方稅務機關建立涉稅信息共享平台和工作配合機製,定期交換有關納稅信息資料。納稅人應當依法如實辦理納稅申報,對申報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承擔責任。
十、環境保護稅的納稅地點
納稅人應當向應稅汙染物排放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
十一、環境保護稅的納稅申報
納稅人排放應稅汙染物的當日即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環境保護稅實行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納稅人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應稅汙染物排放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繳納稅款。同時規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應稅汙染物排放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繳納稅款。
環境保護稅將於2018年1月1日開始征收,屆時排汙費將停止征收。實現費改稅的平穩過渡,是我們共同的任務,離不開廣大納稅人的支持和配合。希望納稅人能抽出時間熟悉改革政策,適應環境保護稅製度。納稅人如果需要了解具體稅收政策,可登錄雲南省財政廳、雲南省環境保護廳和雲南省地方稅務局的網站查詢了解;如果納稅人在辦理涉稅事宜中遇到問題和困難,請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谘詢,或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廳谘詢和辦理。
為納稅人做好服務是我們的重要工作,讓我們攜手同心,共同做好環境保護稅征收工作。
雲南省財政廳
雲南省環境保護廳
本文來源:http://huanbao.bjx.com.cn/news/20171227/870485.shtml